去年盛夏,我有幸制作了仿古壶,得到了许多壶友的青睐和认可。
时隔差不多一年了,我对仿古又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
恰逢老同学张俊辉相邀,一拍即合,合作款便由此诞生。
壶的器型关乎人文情态,仿古壶的前身“仿鼓”之意,
即指战场上鼓舞士气,具有激昂澎湃之感。
细观壶形,上下约缩,腰略鼓,状犹如一扁鼓。
口盖之间为两条子母唇线,骨肉匀称。
圈形柄下留小垂耳,恰到好处,
秀雅稳健之中,更添灵动气韵。
黄龙山原矿天青泥温润绵密,丰盈饱满,素颜初见朴实无华,
细细把玩,方觉蕴涵深远,大巧不工,佳器天成。
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
特别刻绘版,这一次邀请到的是我的老同窗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张俊辉老师(注释①),进行非常细腻的人物刻绘装饰。
张俊辉老师深耕于传统紫砂刻绘技法,有一颗火热的心,有一双勤劳的手,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壶身双面刻绘,一面是一位贤者,慈眉善目
却有狂放不羁的外形,构图精妙,纹理质感突出。
另一面刻有书法:弘道养正。历代书法大师必写之佳句,笔法写意,正气浩然。
“画贵神似。不取貌似,非不求貌肖也。惟貌似尚易,神似尤难。 ”
可见神韵的重要,关键在于细微处的刻画。
中国人以“ 古拙素雅 ”为审美要旨,以意境美为最高境界,此壶代表了古人至高的审美眼光,同时也使人们世俗的生活高雅化,使高雅的艺术世俗化。
【同场加映】—— 光素版
仿古壶是一种很有趣的器型,很多高手都以仿古作为他们的代表作品,每一把的结构比例又各不相同。
仿古这个形体的好坏,跟身桶高一点低一点,流把长一点短一点,没有一点关系。
这个形体考校的是平衡,是搭配,是审美。
作为一个顶级高手,在打身桶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考虑,身子一出来,流把盖去配。
就是顾老的仿古既有的子低一点流把舒展一点的,
也有的子挺起来流把翘起来的,
都是顾派,都是佳作,
因为平衡成立了,美学上完美了。
在一把仿古里见自身,见性情,见众生,这就是高手。
更进一步,做的出了自己的东西,只要大平衡在,甚至局部线条断掉都没事。
永字八法,仿古千面,都是大千世界,真令人感动啊!又怎么会不好玩呢?!
注释①,张俊辉老师
笔名俊石
199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
2013年涉足紫砂陶刻,拜汪健先生为师(云石)学习陶刻
后得孔良法先生指导
2015年,第二届“曼生杯”紫砂大赛作品《沁园春.雪》挂盘获优秀奖
2018年晋升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张俊辉装饰《大亨仿古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