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紫砂和紫陶哪个泡茶好?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试一试呢?

紫砂壶“南瓜壶”

紫砂壶型 老泥匠 835浏览 0评论

南瓜壶乃宜兴紫砂壶花货类经典作之一,是紫砂艺人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臻妙境。南瓜壶带来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扑面而来,也常喻弃官归隐不慕荣利之人。

%title插图%num

南瓜壶|紫砂巨匠吴云根后人·吴建春作品

南瓜壶在紫砂器分类中被划为像生器,它是艺者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壶以瓜体为身,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逼真细致,瓜棱匀称饱满,盖与身上下贯通,弧线优美,和谐自然。这种可爱的造型一经创制,便代代相传,明、清、民国、当代,皆有制作,造型大同小异,却又各具特色。

南瓜壶的流传

%title插图%num

南瓜壶|花器名家·沈敏锋作品

最早的紫砂“南瓜壶”当推明末清初著名艺人陈子畦所创。

陈子畦南瓜壶,紫红泥调砂,温润细腻。壶身作八瓣南瓜形,腹部圆鼓,向上渐收敛而成小圆口。流似卷状瓜叶,把作成随意弯扭的瓜蔓,藤蔓贴饰壶身,瓜蒂作钮。整体浑然天成,自然有致。

%title插图%num

南瓜壶|景舟杯&蒋蓉杯获奖得主·宋春丽作品

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其子陈鸣远“青出于蓝胜于蓝”。清代康熙朝的陈鸣远是历史已经定论的一代巨匠,尤其他的仿生花果作品,历代陶人无出其右,堪称一代花器圣手,他开创紫砂塑型工艺一代新风,将紫砂雕塑、仿生之优良特性发挥到极致,且文化修养也极深。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具陈鸣远所制紫砂南瓜壶,又名“东陵瓜壶”,此壶外形为南瓜壶式,呈八瓣纹型,壶身镌刻文字“仿得东陵式 盛来雪乳香”。所谓“东陵式”,特指“东陵侯”所种之瓜。

南瓜壶,历史上又称“东陵瓜壶”。东陵瓜的典故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大意是召平在秦朝时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后,他隐居不仕途居于长安城东,以种瓜为生。其所种之瓜,味甘色美,人称“东陵瓜”。后世以“东陵侯”、“种瓜侯”代指昔日居官现已隐居的人,“东陵瓜”喻弃官归隐不慕荣利之人。

%title插图%num

南瓜提梁壶|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周其斌作品

南瓜壶之最

要说南瓜壶之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陈鸣远制南瓜壶”。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陈鸣远制南瓜壶”以3220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南瓜壶,简直可以说是紫砂界的“砂破天惊”。据传,该壶的旧主最早可上溯到晚清民国时期虚斋主人庞元济,他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其晚年经济拮据时,将大量藏品让与杜月笙之子杜维善的岳丈谭敬,谭敬是民国时期一位传奇的收藏家。在1978年,杜维善将此壶在苏富比“宜兴名陶”拍卖会拍卖,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罗桂祥博士,以3万港元巨资竞得。

%title插图%num

南瓜套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秀华作品

南瓜是一种外来的瓜果食材,传入中国甚早,常被中国人用来祝颂子孙生生不息,事业昌盛兴旺。宜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因此紫砂常以此为题材。

现在,当我们欣赏南瓜壶,引发浓浓田园情趣的同时,也派生出更多的历史思索和人文思考。

精美的南瓜壶,让人睹物神思,此刻最渴望的,便是心归田园,让奔忙的身体停一停,使你的灵魂跟上你匆匆奔忙的步子,回归一份宁静,回归内心深处那份质朴与本真。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紫砂壶“南瓜壶”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