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乳瓢-降坡泥-张春琴
对紫砂壶稍微有了解的壶友都知道,降坡泥是近代偶然在黄龙山和青龙山的交界降坡处发现的,存量很少,所以降坡泥壶一直稍贵。
降坡泥的出处
降坡泥被大家传得神乎其乎,但并没有那么神奇,也没达到稀世珍宝的级别,但就是与大矿层的紫泥比较,降坡泥确实是相对稀少的。
其矿区主要采自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属于浅层矿质。2005年在政府修建陶都路时,偶然发现。或许此浑然天成的五色土就与古书中载录的”龙山明砂”是同一种矿料,同时降坡矿层属于”鸡窝”型,也就是形成的矿区不固定,呈散片状分布,一般矿层从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

逸竹石瓢-降坡泥-徐小明
降坡泥的泥色
一般我们开采的降坡分两个片区:
一为接近青龙山面的,开挖的矿色为青红相间,总体而言与黄龙山靠近的泥质都优于接青龙山面的。
二为靠近黄龙山面的,自然开出的矿色为红黄片状相间。总是有些人在误导说降坡泥是红中带黄的,而黄中带红的就不是降坡泥了,其实这是片面的。

高石瓢-降坡泥-赵刚
降坡泥茶壶的成色不同,主要是矿层的不同和烧制的温度不同。近青龙山面的降坡需经过精炼后才可成泥,否则容易产生灰爆。就成色而言,黄龙山面的降坡略红;而青龙山面的略黄,烧成温度非常宽,可以从低温1号半一直到高温3号半。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成色。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让降坡泥变红并不特别困难,只需要将其矿层中红色矿质细心挑出单独锤炼便可。这样的降坡从另一个角度看更为纯正更为珍贵。

高石瓢-降坡泥-徐小明
降坡泥的优缺点
降坡泥的矿料比底料硬(采自浅表层,泥性较硬,颗粒感特强)砂与粉的比例大约为7:3,手工磨砂时基本只看到砂,看不到粉。所以制壶时,相对使用紫泥而言会略难些。但也正因为这样,造就了降坡泥得天独厚的透气性与清晰的五彩斑斓的天然颗粒。

祥和潘壶-粗砂降坡泥-吴赛香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泥料释疑丨对于降坡泥,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