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紫砂和紫陶哪个泡茶好?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试一试呢?

王潇笠 ◇ 益寿丨在一只寿桃中涅槃,从此自在心安

紫砂作品 老泥匠 455浏览 0评论

%title插图%num

益 寿

yi  shou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

——山海经

长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中国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古老传说,至今依旧。长寿文化具有象征性载体,比如寿桃、寿面、寿酒等,洋溢着浓郁的“寿”文化色彩。

%title插图%num

我国是蟠桃的故乡,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在民间传说中,亦有很多关于蟠桃的美妙故事。蟠桃又称寿桃,自古就有幸福、富裕、长寿等美好寓意。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从自然物象中捕捉灵感,是紫砂艺术创作的一条必经之路。比如采用自然界动植物形象为造型和题材,或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渲染的紫砂壶自古就广为有之,而自然界中的桃无疑深得文人雅士青睐,是紫砂艺人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

然而紫砂壶既是一种审美的载体,同时又适应于对象、结构、功能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须在方圆之间,思忖精微。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益寿”壶撷取人间蟠桃之个性,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更用心衡量作品再美观与意境上的协调性,追求整体艺术神韵。

壶身丰润,鼓腹、压扁,更具张力,壶盖薄而微鼓出,弧度较小,与壶口形成上下严丝合缝的趋势。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壶嘴与壶把分别从壶身前后两侧探出,直流、圈把,形似桃枝,线条简洁自然,抑扬顿挫,走势看似无章,却开阔坦然,虬枝树纹斑驳,于沧桑古拙间折射生命活力。

%title插图%num

壶钮上,一只顶缀粉黛的小蟠桃肌理鲜明,垂涎欲滴,成为整把壶的画龙点睛最之笔。丰润小巧的蟠桃不仅生动逼真,亦不失捏拿方便舒适的实用性,两全其美。

壶身与盖面的完美链接,来自对桃叶的独特诠释。手工堆贴一片片桃叶,每一片均独一无二,其构图生动有趣,将小蟠桃和桃枝自然串联,施法自然,静中寓动,唯美雅趣,飘逸无双,体现出复古的装饰风格。%title插图%num

“益寿”壶以蟠桃和桃枝、桃叶为形象基础,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生命的质感在灵动的自然气息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传递出一种之于实体表面的情感和精神象征,蕴含着福寿长久的文化情愫。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端坐岁月的一隅,左手记忆,右手年华。

“益寿”壶中,蟠桃深藏长寿之祝愿,枝叶饱含生命之美好。而我,更愿在一只寿桃中涅槃,从此自在心安。

%title插图%num

本期作品

壶名:益寿

容量:450cc

泥料:段泥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王潇笠 ◇ 益寿丨在一只寿桃中涅槃,从此自在心安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