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人类的精神体现。它带有意识和思想,透过理性的感官来打开感受之窗,给人以以一种心流体验。审美的形态、风格、方向等各不相同,亦受地域、时代、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然毫无疑问的是,当我们用一件实体作品来表现审美的时候,它往往能够从作品的形与色,进入到感受层面,与作品的内涵、人们的心理产生共鸣。
近年来,中国风审美愈趋流行,它凝练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而通过实体作品来体现这种审美风格,无疑在起点上就拥有了独具匠心的东方魅力。
特色的泥片雕塑工艺作品《京韵》,释放着一股优雅又古典的中国风韵——以“京韵”为核心,风格鲜明。
国风京韵,属京剧最具代表性。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均构成了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京剧中的人物形态更成为了一种艺术造型典范,影响着众多姊妹艺术的创新实践。
比如京剧中的旦角便是指在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的一类角色的总称。旦角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专行。其中的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其高度集合了东方女性的形象魅力。
陶瓷艺术有着自己的造型语言,譬如不同材质、不同雕塑手法的作品通常传达着不同的艺术语言。作品《京韵》取京剧中的花旦为人物原型,在材质与雕塑手法的选择上,它独以紫砂泥料为胎体,而泥片成型雕塑的造型语言,更把东方审美中,女子妩媚而不失优雅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雕塑《京韵》
作者:王潇笠
这位京剧花旦身穿女蟒,对襟,且加了水袖,在朴素泥色的衬托之下,更显身形婀娜大方。她梳着大头,头发上插着耀人眼目的珠翠,蓝色与粉色的璎珞宝珠格外夺目,红色与黄色的头花更显生动活泼,以美国进口釉下彩装饰而成,无不惟妙惟肖。
头发后面带线尾子,乌黑的长发像丝绸般柔顺,一直披至脚踝,巧妙刻画出古代女子矜持优雅的外貌特征。其脸部特征尤为风格鲜明,凤目、柳眉、樱桃小口,亭亭盈盈间,流露出古代美女的标准容貌。歪头遮面、拈兰花指,更觉美艳不可方物。
雕塑《京韵》 细节
作者:王潇笠
传统雕塑技艺是在雕琢中塑造和堆砌形体,而泥片成型雕塑技艺则具有它的未知性、不可控性,顺性而为,生动自如,能够带给我们惊艳而广阔的创作思路。每一片泥土都有它的内在语言,而泥片成型雕塑技艺就是对泥片自身风格的一种独特诠释,也是紫砂雕塑的另一种可行方向。
雕塑《京韵》 细节
作者:王潇笠
《京韵》的创作亦是运用局限的泥片,创造出具有中国风审美和东方魅力的艺术效果。作品不仅找到了泥土内在的语言,亦找到了国风艺术的灵魂,把京剧的人物形象精髓提炼出来,并为之注入了更加美妙的雕塑语言。
用紫砂泥来塑造一个典型的中国风审美人物,就像生命对生命的指引,她的美,本质上便是我们自身对生命的一种赞美。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王潇笠 ◇ 京韵丨中国风审美,独具匠心的东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