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王银芳见面,她都会传递一些不同的信息给我,把自己对紫砂作品的理解和更新的创作思路跟我分享,一同探讨该怎样把这些元素注入到紫砂壶作品中。她的脑子转得比手快,再见其新品出笼必是在好几个月后,微信“嘀嘀”响个不停,新作的照片到了……
王银芳从十八九岁就接触了紫砂,她说开始做壶是缘于邻居在做壶,她好奇地跟着学,直到进入了紫砂厂,才算正式开启了她的紫砂梦。进入徒工班学习,厂里请了专业的合作设计紫砂壶造型,那时候的壶都是被包销到台湾的。紫砂正处于火热时期,院校派的张志安教授召集了一些知名书法家和画家参与到紫砂创作中,让她看到了艺术和紫砂结合后的风采,她如饥似渴地在紫砂班学习,为传统器的制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逐渐开始接触花器。兴许是心中对美的向往,又或许是对自然的喜爱,她爱上了青蛙题材,做了一阵青蛙壶后慢慢觉得题材太单一,考虑到紫砂壶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她开始很认真地汲取老一辈的花货经验,并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在她的手中花鸟鱼虫都可入壶,紫砂的世界精彩纷呈,仿佛为她开启了一扇通往紫砂花货艺术的大门,此后的她更加发奋努力,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作品渐渐成熟。
最早看见王银芳的作品,就是她的青蛙荷叶壶,饱满的荷叶为壶座,壶把和壶嘴皆为荷叶状,小小的青蛙立于壶钮,观古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和自然共生共同,与万物相惜相行。去年,恰逢紫砂花货蒋蓉大师的百岁诞辰,王银芳设计了一把“晴荷天地间”,拟蒋蓉的荷花壶之形加上创新,致敬蒋蓉,这位在紫砂王国里屹立永恒的花货前辈。
擅长讲故事的人,如果同时兼顾做壶,还能做得一手好壶,这样的人不多,王银芳不擅长讲述,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聊紫砂壶。也只有聊到紫砂壶,王银芳一改她不善言辞的个性变得轻松自在,滔滔不绝起来。
生活和艺术息息相关,把生活中的点滴加进壶语再表达出来,是王银芳一直用心在做的一件事。她的“鱼乐壶”,把鱼儿的自得其乐的憨态拿捏得恰到好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整个壶身是一条鱼儿,壶盖是覆着的一条鱼儿,尾巴翘起的线条正好形成壶把,鱼儿的小嘴拟人化地成了两瓣嘴儿,微微张开,正好就是壶嘴了。栩栩如生的设计,把玩不至厌倦,泡茶的实用性和艺术的观赏性丝毫不缺,给人愉悦轻松的感受。再看太极鼓套壶,则是另一种风范,铭博约而温润的气势,语谓“太极”,是天地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有太极,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鼓”,立威,助威,于是这套鼓壶和杯都取自鼓形,身刻金文,加上暗沉色的段泥器质,同样是配上鼓点的杯托,形成了独特的豪迈气场。借助于紫砂泥的千变万化,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是王银芳作品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王银芳已经不再满足于自己对花货的理解,她一心想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注入到作品中来,希望借助于紫砂的魅力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她也深知其中的难度,于是我们更多了一些关于文化的解读和探讨,这样的探讨并不容易,艺术家对紫砂的理解和我们对紫砂的理解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想要的紫砂作品和能变成实体的紫砂作品之间存在着距离,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慢慢填充的。王银芳现有的作品都是带着对生活的理解,是有温度和深度的,所以,我对于她即将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值得期待。
——伍月
艺师简介
WANG
YIN FANG
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
宜兴紫砂陶传承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
1972年生于陶都宜兴,南京师范大学设计本科毕业,2013年在清华美院陶瓷人文艺术高级研修班进修。2017年参加由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举办的国画高研班学习。先后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美群、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曼伦。对陶瓷造型艺术倾心研究工艺技法更趋完美作品追求造型优雅,做工精致,光素、花塑器技艺俱佳、形神兼备,是她作品主要的特征。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是其作品的艺术形式,精湛的手工技艺是其艺术创作的基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她主要的创作方向。近年来与书画名家喻慧、宋玉麟、霍春阳等合作的作品得到更多壶友及藏家的高度认可。
Art History
艺 术 历 程
※ 1995年,作品《静竹》荣获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一等奖。
※ 2003年,作品《陨石》荣获亚非拉手工艺品金奖。
※ 2004年,作品《灵均幽梦远》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 2004年,作品《一品清莲(廉)》荣获宜兴紫砂新人新作一等奖。
※ 2006年,作品《荷塘情趣》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 2006年,在首届全手工紫砂技艺比赛中获得“宜兴紫砂传承人”称号。
※ 2006年,作品《清凉世界》入选第八届全国陶艺设计创作评比。
※ 2008年,作品《十六一捆竹》荣获首届沈阳宜兴紫砂精品文化节金奖。
※ 2009年,作品《清凉世界》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09年,作品《静竹》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09年,作品《蔬果飘香》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09年,作品《富贵玉兰》被评为中国十大紫砂茗壶。
※ 2010年,作品《春意盎然》茶具荣获女陶艺家创新作品展评二等奖。
※ 2010年,作品《石榴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 2011年,作品《双龙戏珠》荣获十大紫砂茗壶金奖。
※ 2012年,作品《至尊王提梁》荣获十大紫砂茗壶银奖。
※ 2012年,作品《上合桃》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13年,作品《龙凤吉祥》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14年,作品《年轮》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2015年,作品《光辉历史套壶》荣获第四届“艺博杯”陶瓷创新作品展评优秀奖。
※ 2016年,作品《枇杷壶》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 2016年,作品《掇球》由宁夏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 2017年,作品《君如意》荣获第七届“大地奖”陶瓷作品大赛银奖。
※ 2017年05月,获"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荣誉称号。
※ 2017年,作品《和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 2017年,作品《祥瑞》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第五届陶艺创新作品展评铜奖。
※ 2018年,作品《祥云如意》荣获第六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金奖。
※ 2018年,作品《生机壶》荣获陶惠文心·东坡文化紫砂大师作品展银奖。
※ 2019年,作品《丰衣足食》荣获第八届“大地奖”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 2019年,荣获“蒋蓉杯”紫砂花器大赛高级职称类铜奖。
作品欣赏
王银芳 ◈ 东陵瓜
【瓜韵茗香 浑然天成】
“南瓜壶”乃紫砂器之经典款型,该作品壶体为南瓜形,壶盖为瓜蒂状,壶嘴由瓜叶卷成,壶把则是瓜藤。壶身筋囊生动自然,壶嘴、壶把造型和谐统一,叶脉藤纹刻画逼真,极为自然可爱。
此作品文学意味浓厚,其壶铭是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表明作者对历史人物人生态度的肯定。壶身整体美妙,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接缝严密。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是一件上等佳作。
王银芳 ◈ 和合·福
【风和永年 福至心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此作便是将美好的祝愿寄于一把壶中。壶身饱满盈润,壶腹腰线将壶体分为“天”和“地”,然又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寓意“和合”的美好愿景。壶盖上塑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蝙蝠,美好祝愿不言而喻。壶流弯而微垂,小巧精致,与如意纹修饰的壶身彼此协调,衬托壶身所蕴含的古朴之意。
王银芳 ◈ 静竹
【月色清明 竹影婆娑】
精选民国绿泥手工精制而成,泥料极其稀少,质感温和大气。此壶壶身、壶嘴、壶把三位一体,壶嘴上翘,从嘴部一条子午线从上而下,直贯壶把尾部,似一太极图,暗含万物调和之意。壶把与壶钮形制以竹为素材,有美好祝福的意蕴,用此壶品茗,更是茶禅的最好诠释。
王银芳 ◈ 夏语
【稻花香里 蛙声一片】
原矿紫泥制作,泥质纯净,温润细腻。纵观此壶,仿若一荷塘清新映入眼帘,清风徐徐,荷香阵阵,蛙鸣声声,好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致。壶钮新颖别致,一青蛙圆瞪双眼,眉眼传神,栩栩如生。截盖与整壶融为体,壶面上覆一荷叶,荷叶铺就,形象自然。
王银芳 ◈ 祝寿
【桃蕴芳菲 福寿延年】
壶身圆润光泽,把和钮以桃枝造型,苍劲干练,壶身叶片制作精细。《祝寿壶》以寿桃为题材,以桃枝、桃叶、小桃子为装饰,使壶看起来别出心裁,趣味盎然。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赋缘紫器竞芬芳 —— 王银芳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