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紫砂和紫陶哪个泡茶好?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试一试呢?

关于洗手泥

紫砂百科 老泥匠 644浏览 0评论

有时候总会有人谈论洗手泥或者宣传用洗手泥制作成的壶。大多数的人可能认为洗手泥要比本(原)泥更好。关于洗手泥的传说也各说纷飞。真的有用洗手泥做壶的吗?我翻阅到父亲写的紫砂资料,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章“大师画壶”中爷爷朱可心对洗手泥做壶的解释,现把“大师画壶”之事让大家了解一下,顺便可以知道可心爷爷怎样解释的洗手泥。

上世纪五十年代紫砂建社了,发展了,消息不胫而走,传向四方,生意越来越好,来参观的人也多了。

第一位来到的名人是画家刘海粟先生,他和夫人夏伊乔。时间大约是五、六月,天气已经热了,客人穿着衬衫,海粟先生精神爽朗。六十多岁的年纪,夫人非常美丽漂亮,年龄比海粟先生年轻得多。朱可心是紫砂工艺厂的创始人,又是副主任,负责厂里的技术工作,所以有他陪同海粟先生夫妇参观介绍。可也难堪,因为工场只有一个成型工场,雕刻这个工种的工场也没有,就在成型工场一角的窗下摆几张台子,有的刻字先生一张矮凳搬到东搬到西,坐在坯堆前刻字。

没有陈列室,一些展品就放在临时布置起来的台上,一张大台罩上一块淡蓝布,作品就放在上面,可供参观者欣赏的东西当然不会很多。

海粟先生非常喜欢紫砂壶,欣赏紫砂的制作过程还是第一次,所以很感兴趣,他还问朱可心,何谓“漏沙壶”?什么叫“七寸不泛花”?朱可心一一作了详细介绍,海粟先生又问:听说洗手泥做的壶特别好,有没有这会事?朱可心说:没有这种壶,洗手时沉澱的泥太少了微不足道,要经过不知多少年才能积累到可做作品的泥,一般来说没有这种条件,也从来没有人有这样的耐心把洗手沉澱的泥积起来。另外即使有了沉积泥,也不一定能做出作品,因为太细腻了,所做的壶可能也缺少陶泥的质感。洗手泥之说,可能是细(精工细作)手泥的误解。海粟先生听了频频点头说是的是的。

<一会儿海粟先生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老艺人任淦庭在壶上刻字,刻刀在壶上走刀如笔,画面在刀尖飞快出现,一会儿壶上就泛有金石味了,顷刻之间书、画就刻好了。海粟先生对此十分赞叹,连声说:不容易、不容易,刻的真好,老先生雕刻技艺高超。朱可心说:任先生已有五十年经验了,刻字技术最高。海粟先生说:佩服佩服。 朱可心见刘海粟先生兴致很高,心中痒痒想画壶,见台上笔墨现成,就对海粟先生说:“先生难得来,请先生画把壶”,海䅇先生欣然同意,画了两把传炉壶,一把梅花、一把竹子,画好后海粟先生和朱可心合了影就回南京去了。 大师作品不同一般,壶随画贵,画以壶传。可惜这两把壶,后来不知被那位君子私藏了。 上海的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张充仁先生从上海也来到蜀山,找了朱可心要买紫砂泥做雕塑,朱可心给他二十斤紫砂泥,同来的还有萧传玖、伍时伟,他们在紫砂工场用紫砂泥做雕塑,到十月份离开时还和紫砂工场工艺班十多个学员集体合影留念。 成社后一年一九五六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教授带波兰学生叶亚宁到紫砂工场实习,设计并亲自制作了《提璧壶》,一起来的还有冯和等等。他们来雕塑毛主席以及马克思的伟人像,张世春雕塑动物,雕塑老虎时他到朱可心家,看朱可心养的猫,摸猫的骨骼。 紫砂工场的成立,马上就赢得了国际声誉,埃及友人色特朗,参观了紫砂工场后,定了一批作品。计有蛤蟆莲蓬壶,大型松鼠葡萄咖啡茶具,五件五竹壶,墨绿泥竹段壶,玉环壶,竹节笔筒等一批艺术品(刊登在当时的宜兴报上)。实现了朱徳副主席在一九五三年全国民间艺人观摹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的工艺品要和世界人民见面”。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关于洗手泥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