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龙是朋友们问的比较多的一种泥料,今天九章和大家聊一聊紫砂泥料中的“红皮龙”
有人说红皮龙属于红泥类,也有人说红皮龙属于紫泥一类。为什么这款泥料如此众说纷纭呢?
九章认为,这是因为红皮龙具有“双重人格”,准确的说应该说它具有“双重泥格”。实际上呢,我们观察它的成品表现,它既具备紫泥的透气性和泡养度,又具有红泥的色泽表现。所以它就像一位“间谍”,九章认为他是潜伏在红泥里的紫泥。

红皮龙又称野山红泥,产于黄石岩的夹层,所谓的黄石层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看见的矿层分布图上厚厚一层的黄色矿层。属于一种浅层矿,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暗红色致密块状,表面有丰富的云母颗粒。

红皮龙矿料炼制之后的熟泥色泽与矿石色泽也是比较接近的,因为加水的缘故,会比矿石颜色稍微深一点。但是绝大部分紫砂泥料烧制后的成品壶的色泽,跟矿石的颜色都会不一样。这是因为经过高温烧制,紫砂胎体和泥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德钟」红皮龙
红皮龙成品的色泽一般呈暗红色,如果烧制时温度比较高的话有时候也会发紫,红中带紫。
实际上,红皮龙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黄龙山的本山矿料具备了大部分黄龙山紫泥的一些特征。比如刚刚九章说到的:透气性好,胎体细腻光润这样一些优点。另外,因为红皮龙它的云母颗粒比较丰富,所以我们用强光对着它的成品看的话,它的表面会有星星点点的云母颗粒。这也是我们去辨别红皮龙的手段之一。
红皮龙矿料的温域非常广,可以吃温到1200度(2号表、2号半、甚至可以烧到3号表),这个矿料都有一个比较好的烧成表现。

「九头提壁」底槽清
红皮龙紫砂壶很容易和其他泥料的紫砂壶混淆,比如红棕泥、底槽清。实际上很多紫泥也会有像红皮龙一样,有类似红泥的质感表现。

底槽清:它烧制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猪肝红,猪肝红是一种发棕的泥色。
红棕泥:它和红皮龙相比,表面的云母颗粒没有这么丰富。
通过九章说的这些细节,大家能不能判断自己手中的红皮龙紫砂壶是不是真正的红皮龙了呢?
但是九章一直认为:壶友们不要太纠结于泥料,我们要享受的是泡茶和品茗的过程,享受这个紫砂泥料给大家带来的利茶性,壶自始至终是为茶服务的。我们只要要求一点:只要这个矿料是真正的本山矿料,不要拘泥于哪一种,那九章相信这把壶一定能给你带来一个愉悦的泡茶感受。
刚刚九章也说到了,由于红皮龙具有紫泥和红泥的“双重泥性”,从它的紫泥的质感和红泥的发色来看,它的泡茶的表现上会更接近紫泥,所以九章更加建议大家用红皮红泥料的紫砂壶来泡发酵茶,特别是熟普。当然,像生普或者岩茶也是可以的。但是高香型的半发酵茶,例如铁观音,九章还是建议大家使用朱泥壶。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红皮龙到底是红泥还是紫泥?其实它有“双重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