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装饰方法繁多,除造型自体装饰以外,还有镶嵌装饰(包括镶嵌金、银、玉),包银、锡装饰,满釉装饰,泥绘装饰和陶刻装饰等。
今天所要讲的描金装饰是指在紫砂壶坯上描金的装饰方法,一般用在贡品和外销紫砂壶的制作上。
紫砂朱泥壶(洒金装饰)
一、紫砂壶描金工艺的发展历史
描金工艺的起源
描金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底,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底。
描金紫砂器萌芽阶段
明洪武初,景德镇开始烧制金彩瓷器,到清代极盛一时;
施金工艺盛行于清代康、雍、乾时期,由于造价昂贵,即便是制作皇家御瓷,金彩也多只用于局部装饰。
描金紫砂器繁荣阶段
清后期,金水传入。金水是把黄金溶于水中制成的,大大降低了描金的成本,古老的描金工艺绽放出新的光辉。
乾嘉年间,可能受宫廷风格的影响,紫砂壶装饰工艺出现了描金和镶嵌等工艺,并涌现了一大批制作精美的描金紫砂壶。
清雍正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二、紫砂壶描金工艺的具体方法
其方法是先在描金的纹样处涂上一层底釉(也有不上釉),在 750℃一 800℃窑温下烧成,再用金水在釉纹上描画,然后再回炉烧制。
金水是将高纯度的金箔加入已熬制的明胶,通过加热融化,细细研磨等繁复步骤,就可以用来描金了。
描金山水纹方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制作描金紫砂壶一般都是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是专门的制壶巧匠,一个是专业书画作者,因此通常落款会署上两个名字。字画作者在字画后留铭,壶作者在壶底落款。
在描金的时候,要求画师要做到凝神结虑,专心致志,心神不定、情绪不稳是画不好金线的,用纤细笔毫绘制的图案,可以比芝麻粒更小,比发丝更细,每一笔,每一画,皆凝聚了画师的心血,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紫砂胎绿地粉彩描金瓜棱执壶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金紫砂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形、工、书、画接近完美,是紫砂壶中的极品。
问
紫砂壶表面的描金,是真金吗?
答
描金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紫砂面上描饰装饰纹样或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
本金的使用技法较亮金操作要困难得多,而且由于含金量高,一般只局部使用于高级产品,一般产品都采用亮金(金水)。
问
描金紫砂器的价值何在?
答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在描绘紫砂器时,使用的描金用料相对较为昂贵;
2、因为描金工艺的难度比较高,在工艺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3、按传统工艺操作,要使金彩在烧制后,亮度一致,笔触完整,成品率不高。
紫砂朱泥壶(洒金装饰)
三、描金紫砂壶的拍卖情况
// 清 描金紫砂壶
创作年代:清
成交价:RMB 134,400
此炉胎料粗,看起来似有颗粒,但手感平滑,摸上去感觉温润细腻。壶形优美典雅;再在紫砂胎上作描金书画,难度非常高,应为当时的宫廷名家创作。
盖部周围描卷草一周,壶口镶金,壶身描金写鸟篆,底部有三乳足。紫砂壶线条端正,稳重大方,是为壶中极品。
// 乾隆御制·描金壶
创作年代:清乾隆
成交价:RMB 1,725,000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此壶造型简练大方、敦厚朴实、比例协调。其使用的紫泥泥质细腻洁净,做工精致,气韵俱佳。壶胎虽薄,却十分稳重。
描金山水画楼阁清晰可见,整壶尽显雍容华贵之气。此壶表面以金彩装饰,是清初以来为满足宫廷需求的时尚作法。清描金紫砂壶属于皇家御用品,当然也是紫砂壶中的精品。
// 宜兴窑倒把嵌盖描金井栏壶
创作年代:清嘉庆
成交价:RMB 1,495,000
盖款:嘉庆己卯朗岑制
铭文:明月催诗 蟹眼泡就 齿颊生香 曼生书
此件身若井栏造型为最经典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出水爽利。尤以壶盖内刻字“嘉庆己卯”年款,在所见描金壶中甚为少见。
壶体描金篆书茶诗一首,“明月催诗,蟹眼泡就,齿颊生香”文雅中不失趣味。壶口包以金边,于富贵中更添文气,不失为清代中晚期具有皇家贵族趣味的佳品之一。
// “郎岑茗”款描金紫砂壶
创作年代:清乾隆
壶身胎泥为紫褐色。壶颈以金彩篆书“蟹眼泡就,齿颊生香,郎岑茗”,壶身以金彩绘山水、梅花图,盖上绘变形花叶纹,盖钮上套有一环。
整体制作工艺讲究,壶形新颖别致,装饰富丽华贵。
//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
创作年代:清乾隆
成交价:RMB 1,550,000
壶身绘有双鱼、灵芝、蝙蝠等组合图案,寓意“吉庆有余”,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金彩篆书章款.
此件“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的紫砂胎河彩漆描金工艺始于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完全成熟,但是在嘉庆和道光后便已经失传。因此这把壶便显得格外珍贵。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这样“富贵”的紫砂壶你心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