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
《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的铜鼎。
早在明代时期,一代宗匠时大彬,便开创了鼎形紫砂壶,明万历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出土了“时大彬制”款复鼎足式紫砂圆壶,这可能是最早的鼎形紫砂。
70年代末,紫砂一厂的前辈们在三足青铜鼎器中找到了灵感,开发出了最经典的紫砂鼎器,它的问世曾风靡了东南亚地区,这便是金砂玉鼎壶。
▲金砂玉鼎 紫泥 180cc 华小其制
金砂玉鼎这款壶的原料多取紫泥、黑泥,内敛的色泽更赋予鼎器古朴厚重之感。华老制作的这把壶以紫泥为料,近1cm高度的底足以及壶嘴壶把相同的上行弯曲度,真实写照青铜鼎器的足与耳。
壶身手工切线的四个块方铺上桂花砂,象征鼎身的四面图案,有威震四方之意。
华老也曾和我们解疑:桂花砂,其实是本山绿泥的矿砂,烧成后呈现白里透出微黄的颗粒。随着茶水的润养、岁月的沉淀慢慢的向金色演变。
七八十年代,曾经多少壶商为它等候排队,甚至等不及烧成就求走了。时光流逝,还有多少那个时代的金砂玉鼎留存世间。
养至包浆大成,紫泥如玉,桂花泛金。
——紫玉金砂描述它不为过也。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紫玉金砂——金砂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