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壶是最经典的紫砂壶型之一,经过无数名家锤炼,可谓是百家争鸣,炉火纯青。此壶创始人是清代邵大亨,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故最早亦称仿鼓壶。
传统仿古壶壶形敦庞周正,壶颈浑圆敦实,和下压平实的壶肩形成缓冲,壶体扁圆且沉。壶口沿宽大,壶纽扁圆,壶盖饱满有力,圆圈把匀势而起。
藏家界有对部分壶形的经典总结:“丰为莲子扁为古”(即莲子形丰,仿古形扁)。如果说莲子代表的是素心清雅,质朴无华,仿古则代表了战士士气,蓄势待发,力蕴内中。
▲仿古壶(华小其制,朱泥窑变)
在摹古愈发纯熟之后,仿古的演变也随之开始,艺人们将传统仿古壶身壶颈加高,称之为高仿古,壶颈力度更大,腹鼓颈高,圆线饱满,二弯流胥出自然。
▲高仿古(华小其制,红泥)
亦有异形仿古,壶身加以肩圈,壶嘴收窄并上部见方,壶钮加高便于拿捏。
▲异形仿古(华小其制,墨绿泥)
而我们所知的扁腹,亦是仿古的演变,即扁仿古壶,顾名思义即使仿古拍扁,形制差别主要是扁腹壶颈的处理极小,扁腹壶颈的处理极小,肩部过渡简捷迅速,腹部橫向舒张伸展。
▲扁腹(华小其制,朱泥)
仿古造型之上加以如意纹饰,则是仿古壶演变为仿古如意最大的特点。壶钮由扁钮改为虹钮,如意筋纹行云流水承转流畅,更添祥瑞。
▲仿古如意(华小其制,黑泥)
而葵仿古则是仿古向筋囊器演变的一款。它不同于上面几种仿古的变化,整体表现的是筋囊器的特点,以六瓣葵花式构成壶体,嘴与把皆作棱柱式,筋纹凹凸有致,赋圆于方。
▲葵仿古(华小其制,清水泥)
无论哪种仿古,皆是少不了匀称而不失膨胀感。
其韵也——如战场雷鼓之声,鼓舞之气。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仿古壶-力蕴内中,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