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紫砂和紫陶哪个泡茶好?为什么不选择自己试一试呢?

如意壶:如意年年百事宜

紫砂壶型 老泥匠 477浏览 0评论
如意在古代是官宦的一种执持物,据《事物纪原 什物器用部》记载,战国时就有如意。宋元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朝社会背景之影响下,吉祥式的艺术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如意的制作也是这种习俗的具体表现。不但制作力求精美,材料力求贵重,其纹饰内容更是突出吉祥的寓意所在。 
%title插图%num
中国的人生哲学崇尚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人也习惯借具体物象来表达心中愿景。如意纹饰,更是这一独特艺术的亮眼之作。心形、灵芝形和祥云形是其中较为流行的如意纹样,如意纹样饰于紫砂之上,也展现了紫砂器的不同韵味,纹饰之美,尽在壶中。

%title插图%num
▲大彬如意(时大彬创作)

早在明代时期,时大彬这位紫砂鼻祖级人物便创作了如意壶,盖呈凸圆形,为压盖。盖面贴有四瓣如意纹饰,对称分布,工艺精良,扁圆形纽;盖中有一出气孔通纽顶,盖内孔大,顶孔小,孔圆规整,做工讲究;三弯嘴内敛,气息庄端雅气。这把大彬如意在1984年于无锡市甘露古镇明代墓中出土,器型古朴雅致,大气不洪,完全展现了时大彬的制壶风格,无不映衬其“明代良陶让一时”之美誉。

仿古如意亦是早期流传的品种,经过储铭、顾景舟等几代名匠的改进完善,愈发符合现代审美。

%title插图%num
▲仿古如意(储铭制)

%title插图%num
▲仿古如意(顾景舟制)

仿古如意在传统仿鼓壶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壶身、盖、颈、腹、钮,错落有致,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盖子盖上即合成饱满的圆线,壶流胥出自然,壶把匀势而起,且与壶身如意连贯,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整器精美绝伦,而且能够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壶身以四个丰满肥硕的如意纹组成,舒展有致,自然尔雅,别具一格。

%title插图%num
▲仿古如意(华小其制,红泥)

华老的仿古如意受益于顾景舟大师的指点教导,器型饱满,过渡自然,亦是华老的拿手作之一。而华老最得顾景舟师傅真传的壶形当属云肩如意。

云肩如意是顾景舟大师的得意作之一,以圆鼎为最初的灵感,结合云肩与如意纹饰。壶型创意取自青铜三足圆鼎,壶身扁圆鼓状,壶流微曲三弯,盖面饱满与口面密合,盖沿装饰回纹,寓意富贵绵延。如意云纹既是纹样,又是构成器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壶的装饰与造型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气度雄浑凝练,技艺精雅而工致,既有青铜器之古韵,又显时代装饰精巧之风。

%title插图%num
▲云肩如意(华小其制,墨绿泥)

华老回忆,顾景舟师傅创作出这把壶以后,紫砂一厂便接到了200把此壶订单,厂内将便其作为高档品种交由华老负责生产制作,期间由顾景舟师傅的多次传授指点,而后在出版顾景舟大师刊物时,拍摄人员找不到顾老的这件代表作,于是乎华老的云肩如意照片便代替师傅上了刊物。

80年代,紫砂创作百花齐放,华老期间创作过一款四季如意壶,此壶原样亦是自藏至今,这把“四季如意”,壶身以四个丰满肥硕的如意纹组成,壶钮以方角为中心勾勒的四道如意心纹,颇具匠心与古典之风,与壶身的四道如意心纹映衬,暗含“事事如意”之意。

%title插图%num
▲四季如意(华小其制,紫泥黄拼)

%title插图%num
近年,华老及传人华晓亮与周一新(戴门首徒,宁夏书画院院长)又携手联袂出两款如意壶。

%title插图%num
▲称心如意壶胚(华小其制,周一新绘,华晓亮刻)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称心如意(成品,清水泥)

华老所作之称心如意壶,圆中见方,肩盖部以如意纹环绕,周一新见此壶直言“当绘以如意”,并提词“如意年年百岁宜”。观之可见壶画结合之魅力。

%title插图%num
▲玉如意壶胚(华晓亮制、周一新绘、华晓亮刻)

%title插图%num
▲玉如意(成品,清水泥)

华晓亮(华老传人)所制玉如意壶,以古时如意为形作为壶嘴、把、钮曲线,玲珑不失自然,周一新见此壶赞其玲珑感,遂绘“女娲补天图”,配文出自“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潇洒做顽仙更是映衬华老所传承的“扫地僧”精神。

——恰逢双节之庆,谨以如意壶祝祖国人民如意年年百事宜。

%title插图%num

转载请注明:紫陶界 » 如意壶:如意年年百事宜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